創造無限商機,北美中文網與您共同前進
推薦車行
Signature Mazda
最新新聞
川馬翻臉特斯拉遭殃 美媒"一句...
從受害者到幸存者 "英菲尼迪車...
波音737傾斜降落 驚人影片瘋傳(圖
被新能源坑哭後,奧迪重新擁抱...
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?華爾街...
美股周二漲跌互現,特斯拉大跌,...
最適合家庭通勤的13款車 Prius...
川馬爭執升級 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
蘋果AI發展緩慢 被批恐會步Nok...
"最安全"的波音787夢幻客機,為...
特斯拉上市15年:從一款車到萬...
買了就後悔!最不可靠的6大汽車...
8年燒光927億,市值為零 蔚來真...
十年磨一劍的Robotaxi 能拯救...
越南機場跑道驚險一幕:波音撞...
選擇語言:  
English | 簡體 | 繁體
會員區  
no avatar
歡迎您 游客
登錄
免費注冊

50萬一台的人形機器人進廠,搬運效率低到不忍看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半年前,機器人還是車企提升估值的特效藥。當時,如果一家車企宣布要做機器人,資本市場給它的估值就會翻一倍,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同理。

特斯拉發布機器人視頻後,十多家車企都蹭上機器人概念。小鵬、小米、廣汽已經推出了機器人產品;理想表達了進場的意圖、蔚來處在調研階段;賽力斯、長安、比亞迪等已經設立團隊並開啟招聘,賽力斯在重慶上海機器人團隊已有近 200人;上汽、北汽、奔馳則是重在投資參與。

車企做機器人,最簡單的理由就是特斯拉已經做了,而且給行業提供了足夠多的理由——


一是硬件層的高度服用性,包括攝像頭、激光雷達等;

二是軟件層的遷移,車企在自動駕駛研發上的算法和數據閉環能力在機器人領域再利用;

三是資源共享,包括制造、銷售資源等都能夠給機器人提供實際應用場景。

這是一座尚待挖掘的金礦,也是比汽車更具增長空間的好生意。據立德研究院發布的《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》預測,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在2024年約為27.6億元,2029年將達到750億元。中金公司研報則表示,預計2030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達到35萬台。

各家車企雖參與程度不同,但機器人賽道已經車企尋求新業務增長點的重要抓手。



圖為上海車展期間小鵬展出的人形機器人IRON,是目前國內少有公開的車企機器人產品之一

不過,目前尚未能明確車企們的機器人是買來的還是自己做的,多數產品的參數也未知。唯一明確的是,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,車企們都選擇用機器人來當車模,而不是讓它們進工廠。與後者相比,造一個機器人站在機器人邊上,實在太初級且沒有想象空間。


“現在整個行業都在放衛星”,一位在人形機器人行業工作近十年的高管直言。

如果按照部分企業半年前的計劃,現在汽車工廠裡已經有上萬台機器人擰螺絲。僅特斯拉之前就計劃今年往工廠裡放 5000 台機器人,宇樹、智元、優必選等公司的計劃出貨量也超過 5000台,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聲稱要進汽車工廠工作。

但據虎嗅了解,包括特斯拉在內,讓機器人進工廠的計劃目前都只是 PPT。大部分機器人在汽車工廠都只是“實習”,他們離跟上工人的操作效率還差得遠。


從"四個輪子"到"兩條腿"的技術難度

“如果說汽車已經定型 80%,機器人從硬到軟的定型和標准化還不到 20%。”峰瑞資本李豐指出。

汽車產業經歷上百年的發展,硬件形態已經非常成熟和固化,車企更多的是通過軟件重新定義汽車。

人形機器人硬件還未完全定型。盡管車企可以在短時間內組裝出一個樣式還不錯的人形機器人,但這是近年來機器人供應鏈進步的結果,並不是車企技術成果。

雖然人形機器人本體路線已經逐漸收斂,但關鍵零部件技術方案還不成熟,例如電機、靈巧手、傳感器等仍存在路線爭議。硬件會決定機器人動作能力的上限,無法直接通過“拿來主義”一步到位。

特斯拉Optimus搬電池、拿雞蛋、接網球的那些demo視頻說明了它的硬件(靈巧手)上限已經具備完成這些動作的能力。”隋偉說道,“雖然特斯拉也是買模組組裝,但他們進行進一步調優,比如Optimus手部連杆和國內產品做得不一樣。”

在一些關鍵零部件上,特斯拉甚至會給出具體的產品需求讓廠商定制。一位曾和特斯拉接觸過的國內供應商創始人告訴筆者,其曾在 2023年上半年收到特斯拉Optimus靈巧手指尖傳感器的精度、面積需求,而當時並沒有針對靈巧手現成的傳感器產品,於是團隊花了三個月時間進行研發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
    您可能也喜歡
    當前評論
   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,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頁面生成: 0.044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6 秒
    Powered by http://vancouverren.com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